虽任重道远,但我们已在路上——“2017年版化学新课标学习及教学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06月20日 发布人:化学基地 撰稿人:陈鹏 摄影:化学基地

6月14号、15号,我和魏朝兵老师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2017年版化学新课标学习及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专家对新课标进行解读,随后有针对新课标思想体现的现场授课展示。无论是新课标解读,还是现场授课,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首先,国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王祖浩教授就化学核心素养的研制及应用进行解读。在王祖浩教授的带领下,我们重新审视了化学学科能力培养要求和化学的教育价值,深刻体会到化学不仅仅是研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用途和制法,更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和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从他介绍化学应用实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化学在社会决策、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他以必修一元素化学知识“二氧化硫”为例,谈到了课程内容,谈到了课程希望培养的学生、进而引申到了公民应该建立的社会责任心。一个本身很简单内容,却让我们看到背后所包含的深渊意义。从他的报告中,我们看到是,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是一味的知识讲解,更要注重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习化学意义的培养。

随后,国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郑长龙教授进行了“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郑长龙教授指出2017版新课标不光指出了输入性要求,还指出来输出性要求,需要一线老师深入去理解。关于课堂设计方面,郑长龙认为老师们可以关注思路的板块化设计、内容的任务化设计、情景的真实化设计、目标的素养化设计和教学评的一体化设计。郑教授通过课程案例逐一介绍了上述“设计”的具体含义和具体操作。从他的报告中,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围绕化学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和注重“教与学”、“学与评”一体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化学教学,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分类表征、模型思维、辩证思维、变量控制等一系列的学科素养,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学好化学,而且,即使将来不学化学了,也能掌握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

紧接着,国家初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魏锐副教授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与内容修订的解读报告。他指出新课标修订中注重了了对概念内涵描述和基本观念外面的要求、增设了学业要求板块、加强了教学指导性。同时,新课标也出现了跨领域主题的变化。这些领域主题变化强调多角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外显核心实验任务类型、增设必做学生实验。此外,还调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学业要求比重。比如无机物中钠、铝、铜的学习要求由修订前的要求掌握变为修订后的了解;有机物进行分层次要求,比如甲烷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在新课标修订后进行了弱化,等等。魏老师通过新、旧课标变化的逐一对比,让我们看到新课改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业要求的巨大变化。让老师们提前了解了新课标修改的核心思想和目标,对我们未来新课改下的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新课标中增加的学生必做实验,魏老师确保所选实验的合理性,他全都是亲自实验,部分实验在原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或重新创新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实验室可以单独或小组完成。在现场,他也给我们讲解和展示了部分实验做法和装置模型。从现场的一阵阵掌声和会后蜂拥而上交流合影,就可以看出他的这场报告多么受欢迎。从他的报告中,我看到的、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新课改的内容有着巨大的变化和调整,更多的是从他自身传递给我们那份做事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的都是十几岁的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正需要我们对他们认真、负责。

听完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与分析,我们又听了两节现场课,分别由清华附中白建娥老师和南京师大附中毛菲菲老师给我们展示。白建娥老师以“向空气中要氮肥”一课向我们显示了情景的真实化设计和内容的任务化设计。通过微视频向同学们展示自然界和古代人们使用氮肥的来源,进而提出现代科技下如何选择合成氮肥的方案呢?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思考工业生产如何选择合成氨的合适条件?合成氨工业化需要攻克哪些难关?反应条件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引导,一环套一环,一步步解决了合成氨的方案及条件选择,以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从教学设计来看,这节课是想向我们展示如何在新课改中做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教师从容不迫的询问、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中,我看到,课堂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肯向这些师学习,肯去钻研教学,我们其实也能做到。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在路上前行,那就是好的。除了白老师的课,毛菲菲老师也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配合物的简介”的教学,她以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的一系列反应和现象差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设想,进一步进行验证探究,从而向同学们揭示了配合物的存在、形成本质、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和应用,这是一节高于教材,却完全由学生生成获取的一节课。这节课,我不光看到的是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还看到了学生活跃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两天的学习研讨和教学展示,不仅让我们感受了大师的风采、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领略到了南师大附中的人文气息。通过这次学习,我看到了未来教学的路在何方。虽任重道远,但我们已在路上,前行。

上一篇:飘飘红旗引成长,铮铮誓言抒壮志——我校在渝北区“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演讲暨朗诵比赛中喜获佳绩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