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教师当如何育人?重庆八中教师集体诉说“我的教育故事”
2019年04月15日 发布人:党委办公室 撰稿人:华龙网 摄影:重庆八中

华龙网链接: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19-04/10/content_50390705.html

华龙网截图:

1.jpg

新闻正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0日9时15分讯(韦燕)  教育是什么?学生与老师又有哪些感人的教育故事?4月9日,在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第八届“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暨答辩决赛现场,重庆八中高中部11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向八中师生讲述他们“教育故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中不乏兢兢业业的资深班主任和成绩斐然的年轻班主任,还有颇受学生欢迎的科任老师。

“通过分享‘教学故事’的形式,进一步交流和分享八中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教育艺术,为初入行业的年轻教师分享、传递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重庆八中副校长付英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演讲比赛,能够促进八中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展现八中班主任的教学水平。 

活动现场,11位教师分别通过PPT展示、演讲、答辩等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故事做了分享。有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家校如何携手合作疏通孩子的“心结”,如何规劝离异家庭孩子告别叛逆,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记录班集体的“逐梦史”,如何处理助学金里的情与理,如何处理手机问题,如何看待早恋.......内容涉猎十分广泛,不少话题也切中当前教育肯綮,发人深思。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教育“阵痛”如何解决? 八中教师有“八中故事”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处理好班风、学风,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在对待学生情感上,如何辨别友谊、单相思、相恋,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如何理解‘慢教育’?”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下,是八中9位评委对教育“阵痛”发出的叩问,也是在场的年轻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症结。 

面对学生两次自残,班主任张辉说道,“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恰是链接家庭和学校双方的重要纽带。家校联手,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让所有少年如花绽放。”

“您不用太担心。她是我的学生,政治学科的问题我会尽全力解决,成绩不会有大问题,主要是心理。心理这方面,我希望您能够给予我最大的支持。”面对孩子的偏科,对学习失去希望。科任老师汪红梅做孩子身后的“力量源”,鼓励其为梦想拼搏,最终如愿圆梦厦门大学美术系。学生一直将她的话念在口中,记在心里:“愿你的身后,总有力量;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老师,如果是你的孩子被偷拍,你会不管不问吗?”由于班级一位女同学使用智能手机,不慎拍下了室友刚出浴室的照片,在班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班主任唐曙豪回忆,面临学生的质问,当时年轻的自己用错了方式,激化了与学生的矛盾。“没有想到,比起被轻蔑和嘲笑,孩子们更怕的是被漠视。”最后,公众号里的60篇文章,是唐曙豪探索的方式。“在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上,我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反思和改进着自己的教育方式,构建家校互联的桥梁。”他表示,今天,教育故事有一个充满真心的开头,但没有一个固定的结尾,因他相信教育是需要慢功夫的。

王刚也认为,教育需要“慢工出细活”,“爱的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镜子中找到不足。曾经的急性子,可以为学生的成长而放慢速度,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时常感觉这条路上荆棘遍布,困难重重。11年的教育经历带给我极为宝贵的教学经验: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也就没有完全实用的经验,只有了解认识之后才有教育的资格,才能做真正的灵魂摆渡人。”面对学生从不慌张,因材施教,摆渡人赵心怡讲述着她的“教育经”。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告诉’,更非粗暴的训诫,而应该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班主任吉士钦就如同寒夜的一盏明灯,让每一个在外流浪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活动现场 重庆八中供图 华龙网发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愿做“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人”

身为师者,在传道受业解惑的时候,要留出时间来让学生成长,要走进他的心、了解他的想法,等他成长,也让我自己成长。林培龙认为,成长既需要知识的灌溉,需要人生哲理,但更需要去走进学生的心里,能安静的倾听、能睿智的引领、能坚定的陪伴,能温暖他的心。怎么才能打开一颗封闭的心灵呢?薛晓磊用耐心和包容“慢教育”帮助一个网瘾少年摆脱抑郁,走出心理阴影。他说,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教授,随着阅历的丰富,所有的问题都会慢慢解决。

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原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陶元红对本次比赛给予了肯定,表示评委问题深刻“接地气”,挖掘了老师对教育点的理解也拓展了教育的深度,老师在演讲中也是娓娓道来,侃侃而谈,能看出八中教师对教育事业浓厚的激情和敬业精神。学生是一座“金矿”,是大家的精神支柱,“逼”着大家前进和天天向上。

高二15班陈俞希家长惭愧地表示,这次演讲比赛让她收获颇丰。她表示自己平时总是没有和孩子经常沟通,遇到事情总是很“急”,不懂得“慢教育”。原来老师为自己孩子付出了这么多,甚至比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性格和需求,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相处。

最后,学校为参赛教师们颁发奖状。其中,赵辉、白亭、邓颖、赵心怡、林培龙等五人获一等奖;张辉、汪红梅、唐曙豪、王刚、吉士钦、薛晓磊等六人获二等奖。

教育究竟该如何前进?重庆八中教师们表示,他们仍将在实践中书写更多的“教育故事”,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做那个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人,捧着真心,见证成长的奇迹。

上一篇:追忆小平足迹,感悟改革巨变——记退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