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物理学科决赛
2023年03月23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钱悦 摄影:教科室

2023年3月16日,重庆八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决赛(物理学科)在宏帆中学进行。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校长郝永宁、重庆八中副校长付英、重庆八中副校长梅家烨、重庆八中副校长周敦鸾、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副校长胡元彬等专家领导莅临活动现场,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还有重庆八中教育集团的初高中物理教师。

本次活动共分为青年教师课堂展示、优秀教师点评、领导总结点评、名师讲座四项,旨在精研课程标准,扎实教学基础,深化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扎实培育各核心素养,本次活动由重庆八中初中物理教研组组长雷嘉陵老师组织开展。

在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环节,熊尹铭老师讲授“杠杆”相关知识。熊尹铭老师首先通过“大力士”游戏引入新课,较瘦的同学能够通过杠杆抬起强壮同学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出问题这涉及到什么原理。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使用和观察发现杠杆的结构特点,然后建立杠杆模型,总结了杠杆的部分要素,然后回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当中挑扁担的实例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平衡所需要的条件,并让大家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来验证猜想,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得到不同阻力情况下,使杠杆平衡的多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得到直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弯杠杆和直杠杆的平衡条件差异,从而突破力臂的概念,再次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系统性补充,得到了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普适规律。

最后从物理知识回到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解释杆秤工作原理,并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杆秤量程等问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提升思维难度,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杆秤的“平称”和“旺秤”问题,结合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揭秘了“旺秤”骗局,实现跨学科融合。

张智荣老师讲授“空气的力量”相关知识。张智荣老师的课堂首先由一个魔术展开,学生用“魔力”隔空压扁饮水机桶。随即提问,真的是“魔力”吗?经简单分析后引出“空气的力量”。

接着让学生齐读教材,了解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现场还原该实验,二名学生用尽全力也没能将中间真空的两半球拉开,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

然后让学生利用器材自主设计出能体现大气压的实验,并且解释了其中的原理。接着请学生上台用较高的量筒挑战覆杯实验,将纸片去掉后水柱依然被托起,从而更加证实是大气托起的水柱。接着换成一米多高的真空牛顿管,倒插入水槽中后,水向管中喷涌而入,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到是大气将水压入管中,并且大气至少能托起一米多高的水柱。便继续增加管长,发现大气还能托起两米多高的水柱,播放室外实验的视频,发现大气能托起10.3米高的水柱。

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水柱的高度算出大气压的具体值,接着讨论能否换液体以降低高度来使实验更便捷,便想到了密度更大的水银。顺势介绍了利用水银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托里拆利实验,并播放了实验视频,发现大气能托起0.76米高的水银柱,利用该数据,学生再次更为精确的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最后让学生思考若用吸盘和弹簧测力计是否有其他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从而助力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并普及大气压的应用之拔火罐,其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早已名扬世界,从而让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

在李林老师的“温度与温度计”课堂中,首先让学生感受热的冰块儿和冷的沸水,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白,仅凭个人感觉和经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靠谱的。从而从需求层面上,引入温度这个物理量的定义。

在了解温度这个物理量后,学生估测环境的温度,从估测的不准确,引导学生需要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然后让学生对温度计进行改进和设计,引发同学们积极的思维碰撞和头脑风暴,践行科学思维。在同学们的交流与评价中,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温度计制作完成以后,向同学们介绍生活中与之原理相同的其他液体温度计。例如寒暑表和实验室温度计,并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合理的使用温度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寻找知识的能力,最后总结评价正确的使用规范。

针对三位老师的精彩表现,来自渝北校区的龚燕老师和宏帆中学的鲁乐业老师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展开了点评。

龚燕老师认为,三位老师都充分展示了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八中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激励。实验操作流畅,也能看出三位老师准备很充分。

熊老师的课堂没有像传统的课堂直接给学生灌输概念,而是从学生容易想到的支点和力来进行分组实验,真正的体现了探究二字,激发学生们的认知冲突。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分为“教”与“学”两个过程,在教师教授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和教材等为客体;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教材等为客体。我们在上课时,许多有难度的物理概念,教师就要大胆地去扮演“主体”的角色。

张智荣老师则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有实验引入激发思考和兴趣,齐读教材了解历史,演示实验回顾历史,有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亲自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等活动。整个过程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并弘扬传统文化,渗透爱国教育。李林老师课堂教学轻松自然,语言诙谐幽默,循循善诱,亲和力很强,学生的个体回答自信而深度,小组合作安静而有序,倾听交流多向而深入。

鲁乐业老师认为,李林老师亲和力强,诙谐幽默,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自由的师生的关系。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以实验的方式引入,现象明显直观,瞬间激起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李林老师更像是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猜想,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处理可以使学生自己生成知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熊老师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晰、流畅、幽默。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富有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明确了学科育人的功能,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很好地落实了物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真正地做到了素质教育。

张老师整堂课都面带微笑,诙谐幽默,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自由的师生的关系。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

副校长梅家烨在点评中,首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我们作为老师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他认为,我们要培养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生,我们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思考,四十分钟的课堂如果浓缩到五分钟,你要讲些什么,这样才能把握住课堂的重难点,处理好一节课的逻辑顺序。另外,一个教师更应该把握住一节课的课堂细节,这节课的前后联系是什么,编教材的老师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要弄明白为什么,才能教给学生是什么。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明白,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才是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的开始。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互动,解决学生产生的问题,一来一往,课堂生成就有了。

最后,杜忞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追求》教学讲座。

她从别人印象中的物理老师引入,解剖了什么是深度学习。好的深度学习课堂,应该是高投入、真情景、有成就感的。从真情景揭开有效学习的序幕,通过挑战完成课堂任务实现思维挑战,在探究的成功中获得自信的体验。真情景创设分为生活化体验创设、启示类比法创设、实验现象创设、设疑导入法创设;在教学的思维加工环节,需要设计直接指向物质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靶向问题,通过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对典型情境进行正确的概括、分析、比较、 综合、抽象、推理和概括。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们教师正应该带着这样的思想觉悟,去完成每一堂高效课堂。

上一篇:驾驭激情,把握规律——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高2023级主题朝会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