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堂教学研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2023-2024学年度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课堂赛课大赛决赛活动
2023年12月13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唐鑫、熊盛吉 摄影:现教中心

11月22日上午,2023-2024学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数学组决赛在渝北校区阶梯教室一拉开了帷幕。

首先,杨竹君老师和汪诗弋老师分别带来了《认识分式》和《任意角》两堂公开课。

随后,两位青年教师就自己的课程设计作出了分享,杨竹君老师详细阐释了课标要求,并解释了如何基于课标要求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杨老师认为,讲好概念课,需要处理好“概念从哪来”“概念是什么”以及“概念怎么用”这三个问题,并分享了她在这节课中是如何处理的这三个问题。在分享“概念是什么”“概念怎么用”这两个问题时,杨老师以对“分式概念”的深入探究为例,展现出了在备课过程中备课组的齐心协力、深入交流的团队精神,又体现出了在备课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去查阅大量文献的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不完美才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存在,在分享的最后,作为一堂课中重要的课后反思,杨老师也提到了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堂的遗憾。

林莉老师就杨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评课,首先从章节内容层面、教材体系层面更为细致地梳理了本节课的教学背景,梳理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拓展。然后,林老师从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的使用、学生活动的设计层面对杨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整体的逻辑架构,到课堂中的一个个小细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汪老师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层面上给出了本节课的教学方针,并指出课程旨在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汪老师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这两个微观层面上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背景,随后,汪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对教材的运用,以及在教材的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过人的灵动思考。

对于教学过程,汪老师从生活实际引入,提出“温故”从而“知新”的类比思想,对于新知识设置了“启发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三大板块,设置层层递进,目的明确,展现出一堂课中看似自然顺畅的推进背后都是反复而深入的思考。

紧接着,罗毅老师就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开展了主题研讨《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生》,罗老师提到近三年来青年教师赛课的主题均是突出“学习”,从优化教学策略,变革学习方式到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生。

罗老师便以“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为核心,先探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机制,引用了朱文芳在《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学》中说到的“学习是以人的个体经验获得为中介,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从理论高度给出了行为主义的学习论、认知学习论、人本主义的学习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论的实际表象。又分别从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目标和课程目标两个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后结合核心素养与三会,以《认识分式》和《任意角》为例谈了如何促进“学习发生”。

最后,付校长就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数学组)做了总结,借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付校指出集体备课或是开展赛课等大型教研活动的核心目的是让教师研究自己,研究学生。

老师不可停下自己的脚步,重在学生的学,同时要重在自己的学,只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又提到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好的课堂才能促使学校有好的发展,而精彩的课堂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学生的精彩,好的课堂是学生尽情投入其中,发生思想的碰撞,老师是引导者、点拨者。

付校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何将课堂变得更精彩更有吸引力呢?付校谈到“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可以带来更有灵魂的教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好对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精心地备课,做好主线设计,串连整个课堂,并且要不着痕迹。付校提出“好课堂”的要求与众位数学老师共勉“学生课前有期待,课中有满足,课后有留恋”。研讨会结束后,参会的老师谈到“好的研讨会也值得我们留恋!”

上一篇:红心向党,矢志奋斗——党委委员、副校长曾奇同志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