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融合教育理念,落实化学“一体化“教学——重庆八中举行23-24学年(下)“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 (化学组专场)
2024年04月22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张競 摄影:梁文韬

为响应学校“融合教育”的发展号召,2024年4月15日上午,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下)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 活动(化学组专场)在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录播室开展。本次活动由八中化学组教研组长王宇轩主持,重庆八中周迎春书记,卿知人校长和陈航主任莅临活动现场指导。各学校和各校区的初高中化学教师齐聚一堂,围绕“一体化”教学以及初中、高中和大学跨学段融合教育,在评课、讲座中各抒己见,其乐融融。

在精品课展示环节,杜钦之老师围绕“化学电源”这一主题,以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分析并不断改进教材中“铜锌原电池”的缺陷,优化电池性能。整堂课逻辑清晰,层层递进,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断深入探究;同时巧妙融合大学知识,运用“能斯特方程”理论计算印证实验猜想,帮助学生认识知识本源,充分体现了跨学段融合教育带来的教学优势;整节课从“单液电池→双液电池→膜电池”逐层设计,依次解决“铜锌原电池”电流效率低、盐桥电阻大等问题,最终实现电池的优化。课程尾声从课堂到生活,以比亚迪先进的“刀片电池”介绍作为结尾,同时以我国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点题,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国家和民族荣誉感,让整堂课得到升华。

杜钦之老师精品课展示

随后,杜钦之老师以“一体化视域下的化学科融合贯通教学思考”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分别从“什么是一体化融合贯通”“为什么要融合贯通”以及“如何进行融合贯通”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杜老师指出,融合贯通不仅是指不同知识点(同学科、不同学科)在某一阶段的融合,还包括相同知识点在不同阶段融汇衔接的过程。而实现一体化教学,必须要从学生成长的视角,依据学科特点,系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重点落在把知识的前因后果、左邻右舍都理顺。杜老师列举了《中学与大学一体化融合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并结合化学学科知识来说明融合贯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原电池为例,杜老师展示了初高中教材书层层递进的科学性,通过对比人教版和鲁科版教材中对基元反应和活化能本质的介绍的不同点,强调多版本教材相互借鉴的重要性。最后,杜老师鼓励教师们拓展学科的宽度与深度,发展一体化视野,并鼓励八中化学组团队持续学习、反思、沟通,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和承受力。

杜钦之老师讲座分享

杜老师讲座结束之后,高中化学组的邓颖老师和陈国力老师就杜老师的展示课进行点评,同时也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于融合教育的见解。邓老师的分享侧重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融合,她从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专题板块等各方面对初高中新人教版教材内容的差异与联系做了详尽的分析,阐明了初高中学段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邓老师也简单举例说明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关联,得出了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也有融合教育的必要的鲜明观点。

邓颖老师评课

陈老师的分享则侧重于大学和中学的融合,他就杜老师本堂课的内容,对杜老师采取“能斯特方程”从理论的角度解释原电池的教学设计表示高度赞同。陈老师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适当融合部分大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更能够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本源,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与此同时陈老师在杜老师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几个可以融合大学知识解决高中阶段化学问题的示例,给各位化学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证明了大中融合教育的优越性。

陈国力老师评课及主题分享

接下来,王宇轩老师以实践有融合意识的化学“一体化”课堂为主题进行分享。王老师强调,要实现融合教学落脚点必须在课堂,因为这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发生地、也是学生知识、见识、能力成长的所在地。关于“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王老师指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潜力的人,而在影响潜力的众多因素中,情商是决定一名学生是否能走远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涉及到学生能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感触别人情绪情感以及协调群体情绪情感。王老师的分享让在座教师感触颇深,八中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人品、社会责任感更为重要,警惕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接下来,王老师现身说法,举例化学课堂中铝离子、偏铝酸根知识学习中“物极必反”,以及电镀锌的电镀电压,并非越高电压就更好的“慢工出细活”,还有Zn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呼吁教师们,教书,更要育人。

王宇轩老师讲座分享

随后,重庆八中周迎春书记围绕本次融合教育主题进行观点分享,周书记对杜钦之老师的课堂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其中充分体现了融合教育理念,并提出了有关课堂自主学习优化的相关建议。周书记指出学生思维的最高水平是在聚焦、安静的环境中,强调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以及教师的生命力体现在课堂中,必须在常态课中做好,这是对每个孩子负责的最大体现。对于融合教育的理解,周书记特别提出跨段一体化教学并非指超前学习,这不符合教育规律,而是要找出相关知识点和主题螺旋上升的学科底层逻辑,进行更高阶的常态课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升阶性认知。最后,站在学校的角度,周书记提出了对一体贯通的认识和理解:知识与方法的连接(显性的衔接语整合,有形有声的融合),能力与思维的渗透(隐形的拓展与深化,无声无痕的渗透),开展融合教育与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核心初衷是找到不同学段学科知识点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底层逻辑,因此融合教育不是超前学习,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跨学段与跨学科的系统性认知。

周迎春书记讲座分享

在活动的最后,卿知人校长对于以上精品课和主题分享、教师评课环节进行总结。卿校长提出三点:第一,教师要敬畏课堂,常态课不等于随意、随性,常态课要有更清晰的目标。第二,在一体化背景下跨学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此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优化自身能力,提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们对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增强其责任感的培养。

卿知人校长现场观摩活动

本次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于融合教育以及“一体化”课程建设本质的认识,对于一体化课程落实方法与策略的学习,还明确了育人与知识传授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将保持高涨的教育热情,适应新阶段教育教学节奏,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完善人格以及扎实学科基础的人才。

上一篇:立足融合教育理念,落实“一体化“教学——重庆八中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开展“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