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进一步提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探索乡村学校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推动乡村学校科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5月15日,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与巫溪县上磺中学校正式签订科教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
结合重庆八中青少年科学教育先进经验及资源,以及巫溪上磺中学实际,重庆八中将在科普专家进校园、科普教育专家顾问聘请、打造科学教育第二课堂、科学教育教师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等5个方面,与巫溪上磺中学在青少年科学教育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重庆八中、巫溪上磺中学签署科学教育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重庆八中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重庆八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卿知人,重庆八中党委副书记王怒涛,巫溪上磺中学党支部书记郑昌奎,巫溪上磺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夏昕宇,巫溪上磺中学副校长张代华等出席会议。
重庆八中党委书记、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讲话
重庆八中党委书记、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对重庆八中“四个教育”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科学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并对上磺中学教育集体,扎根山区,为乡村地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致以深深的敬意。他表示,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对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重庆八中将竭尽所能帮助巫溪县上磺中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重庆八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卿知人讲话
重庆八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卿知人,回顾了近2年来,重庆八中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在巫溪上磺中学的帮扶工作,勉励帮扶团队成员再接再厉,勇于创新;同时对科学教育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表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人的责任,重庆八中有责任也有信心,通过重庆八中-上磺中学科教共同体建设,携手上磺中学探索乡村学校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推动乡村学校科学教育进一步发展。
巫溪上磺中学校党支部书记郑昌奎讲话
巫溪上磺中学校党支部书记郑昌奎从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发展现状和实际困难等方面对学校作了详细介绍。对上磺中学校作为重庆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的8所高中阶段学校之一,有幸接受来自重庆八中的对接帮扶,深受感动,深表感谢。他表示学校发展充满挑战,也迎来新机遇,将借力重庆八中-上磺中学科教共同体建设契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促进学校新的发展。
巫溪县上磺中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夏昕宇讲话
巫溪县上磺中学校校长夏昕宇对帮扶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他表示,重庆八中帮扶团队自到达上磺中学以来认真贯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充分发挥帮扶集团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大家秉持“最高标准、过硬作风、严明纪律、勇毅担当”十六个字的工作追求,调研深入,情怀融入,工作投入,与当地教师携手并肩,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工作,努力打造管理规范、运行有序、昂扬进取的学校。
重庆八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明翔宇讲话
重庆八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明翔宇从科学教育体系建设、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青少年科创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对重庆八中科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重庆八中-上磺中学科教共同体建设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度解析。他表示科学教育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希望通过本次科教共同体建设,携手巫溪上磺中学,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乡村地区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
重庆八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员、科技教师向宇发言
重庆八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员、科技教师向宇表示教育的初心,是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潜能,鼓舞他们向上向善,发展个性并激励创新,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帮扶团科技教师,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上磺中学开展各类科技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并努力践行国家双减政策,尊重孩子发展规律,在竭力帮助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中,体会那一份作为教师,最淳朴的快乐。
重庆八中领导与支教老师合影
会议结束后,重庆八中校领导特意慰问了到巫溪上磺中学支教的六位老师,激励他们再接再厉。鼓励他们在后续帮扶工作中,继续按照中组部组团式帮扶的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引领乡村学校教育更好地发展。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为上磺中学师生开展科普讲座
作为重庆八中-上磺中学科教共同体专家科普系列讲座首场讲座,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生物实验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教授为上磺中学师生带来了《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科普讲座。谢教授对我国月球探索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向学生们揭示了科学家们是如何在月球上成功培育出第一片绿叶,并勉励学子们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为国贡献。
科学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重庆八中将和巫溪上磺中学一起,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推动乡村地区学校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