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数学与美术“梦幻联动”重庆八中举办跨学科文化节系列活动
2025年03月24日 发布人:党委办公室 撰稿人:新华网 摄影:新华网

新华网截图:

新闻正文:

当数学与艺术浪漫对话,当公式与色彩共舞,当理性与感性碰撞,数学与美术“跨界融合”会有怎样的精彩?3月21日,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渝北校区举行“初2027级数学美术跨学科文化节”成果展,低多边形小狗、立体《千里江山图》、π阶梯等40余件艺术作品让大家领略了新教材背景下数学与美术“梦幻联动”带来的独特之美。

作品《千里江山图》。

据悉,本次跨学科文化节共收集70余件作品,其中16件获特等奖,25件获一等奖。活动旨在鼓励广大学生勇于参加课外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品《螺线织梦》。

现场,从色彩大胆的低多边形立体模型,到运用数学原理设计的抽象雕塑,再到根据对称特性形成的艺术装置,每一件作品既融合了数学的严谨与逻辑,又不失艺术的审美与情感。“我们小组的作品名叫《自由的修狗》,是通过折纸和拼接的方式,将低多边形风格的平面图立体化,形成两只渐变色的低多边型立体小狗模型。”初2027级(12)班同学黄彦兮介绍,他们小组将“二维”低多边形绘画作品“升级加工”成了“三维”模型,通过小狗模型中简洁流畅的线条和可爱的形象表达心中向往自由、纯粹的美好。

初2027级12班的宋颖熙(左)和刘玟妍和她们的作品《数字化未来城市》。

同样来自12班的宋颖熙和刘玟妍两位同学介绍,她们的作品《数字化未来城市》利用数学智慧给大家带来了开拓宇宙新家园的想象。作品整体通过日常可回收材料架构了一座未来城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各形状形成未来建筑,塑料瓶状的模拟卫星等通过点线面连接,形成了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艺术装置。

“从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中对细节的观察力。”学校初2027级数学教师李静表示,孩子们通过常见的日常可回收材料,以数学和美术思维的融合设计成作品,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空间立体感,又锻炼出了对事物的美感,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帮助。

“此次数学美术跨学科文化节成果展是学校学科融合的一个生动实践,孩子们不仅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更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重庆八中2027级数学教师付雅忻表示。

作品《方圆之间》。

据了解,此次成果展是重庆八中在跨学科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学校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美术的审美教育也为数学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未来,重庆八中将继续深化跨学科教学改革,探索更多学科融合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韩梦霖】

上一篇:重庆日报——当数学遇上艺术,会有怎样的精彩?来重庆八中跨学科文化节找答案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