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物理组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04月21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张渝梓 摄影:现教中心、物理教研组

4月17日下午,重庆八中在沙坪坝校区成功举办“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渝北校区方全波老师主持,高中物理教师李海龙执教《三大宇宙速度》公开课,并围绕“学段贯通,融合育人:高中物理常规教学与强基教学的融合思考”为主题,展开专题讲座。

重庆八中教研活动现场图片

一、课例展示,精彩示范

李老师执教的《三大宇宙速度》一课独具匠心。课堂伊始,一段展现中国航天成就的精彩视频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宇宙速度,随后巧妙运用功能关系类比重力势能,通过微元法(以恒代变)严谨推导出引力势能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推演出第二宇宙速度。更精彩的是,李老师采用换系的思想,帮助学生计算得出第三宇宙速度。课程尾声,李老师回归课初提出的“流浪地球”问题情境,并进一步拓展探讨第四、第五宇宙速度,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升华。这堂课不仅系统构建了三大宇宙速度的知识体系,更通过融合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能力,使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得到切实落实。

二、深研共进,精研细评

任崇伟老师评课:任老师针对初高中融合教学提出三点建议:1.跨学段知识衔接要形成体系;2.建立知识图谱,可以拍摄些微视频,将抽象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3.最后提到如何考评学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张宇老师评课:张宇老师以“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生”为主题进行点评,提出李海龙老师的课堂具有四个鲜明特点:1.认知梯度层级递进2.认知负荷轻重适宜3.错误直觉的修正4.成功的认知体验(自我效能感)。

但校宇老师评课:但校宇老师从高考、强基、竞赛的角度进行点评。他认为李老师的课第一深挖了高考与强基中共同的重点,第二用微元求和的方法突破了化变为定的难点。

三位老师的评课从不同维度为老师们深剖课堂。

三、名师讲座,论道求真

李海龙老师带来讲座《高中物理常规教学与强基教学的融合思考》。

首先李老师从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要求、融合育人的时代性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了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了常规教学与强基教学的融合途径。第一是目标的融合,常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强基教学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培养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他们共同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是内容融合,例如在力学中引入微积分,引入系统牛顿定律,引入系统功能关系;在电磁学中引入电场线、电荷分布规律,引入等效电源,叠加原理,引入电容串并联等。第三是方法融合,例如开展课堂研究,组织趣味竞赛,利用信息技术AI、慕课、B站等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最后提出融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四、总结展望,指明方向

在本次举行的名师论坛暨精品课展示研讨活动最后,刘主任充分肯定了这支年轻团队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强调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他指出,当前物理教学要重点关注“学习真实发生”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初高中融合教学打破学段壁垒。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让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启迪智慧的殿堂。陈主任也发表讲话指出,这节课充分展现了授课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其中运用的建模方法和微元思想等教学策略,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与会教师开展了深入而富有学术性的评课研讨,希望之后的教研活动中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本次活动为物理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教研组表示,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加强跨学科学段交流,打造更多优质课堂,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上一篇:两江新区2025年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成果与教育实践基地培育推进会在两江八中顺利召开
快 捷 访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