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截图:

新闻正文:
第1眼TV-华龙网讯(郭晓彤)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国际教育合作既面临寒流,也涌动着开放创新的暖意。
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合作创新论坛现场。重庆八中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今(18)日下午,由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重庆八中承办,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基础教育专委会、重庆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协办的“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合作创新论坛”在渝北区举行。
论坛由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副校长付英主持。
“立足本地 联动全球”
重庆积极拥抱国际教育变革浪潮
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校校长郝永宁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西部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始终以“立足本地、联动全球”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变革的浪潮。郝永宁表示,技术之外,教育的本质始终是“人的联结”。国际教育正从单向的“知识输出”转向双向的“文化共生”。无论是国际间的教育合作,还是国际理解课程的校本化实践,都彰显着“多元互鉴、美美与共”的深层价值。
渝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院长周敦鸾在致辞中表示,渝北区已建成人文交流特色校7所、窗口校30所。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稳定实施,1个孔子课堂持续开展。渝北区教委与泰国教育部民校教育委员会签订谅解备忘录,2所学校成功申报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ES项目。2024年新增德国、俄罗斯、新西兰、英国、印度等国家友好结对学校6所,来访交流人员500余人。渝北区将通过窗口学校建设,种子教师培养,研发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校本课程等,助力教育强区建设。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表示,为响应教育国际化,重庆推出系列举措,如“留学重庆”行动计划,推进平台建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打造高素质师资和管理队伍,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差异是国际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不同国家教育理念、方式等差距限制合作深度,需强化政策协调与文化交流,要打造出具有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针对国际教育发展,蔡其勇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教育创新实践;注重培养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师资团队。
“既懂中国 又知世界”
重庆八中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教育新范式
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枢纽和科技创新的“国际接口”,国际教育理应成为全球智慧的“转化中枢”,将国际科教资源转化为支撑国家战略的创新动能,构建“全球智慧、中国转化”的良性循环,彰显其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对此,重庆八中党委书记、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在主旨分享中,以“根植中国 对话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的创新实践”“语通世界 文明互鉴——汉语推广的重庆方案”“科创为桥 协同共进——全球科研合作的破冰之路”三大关键点,分享了重庆八中国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据了解,重庆八中以入选首批人文交流特色学校、渝北区中外人文交流窗口学校建设为战略支点,主动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路径,构建起多层次、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机制。学校聚焦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共建、本土化中文教学支持、中外课程资源协同开发等核心领域,与新加坡、德国、法国、泰国等国的优质学府深化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师生双向研学、实施沉浸式语言实践、推动联合课程开发等务实举措,为中外学子搭建了跨越国界的文化交融平台。
同时,重庆八中以“三创教育”为特色育人品牌,着力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举办模拟联合国大会、国际学习节等品牌活动,打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市级以上教育项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下一步,重庆八中将坚持深化“三创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与海外优质学校的合作;坚持扩大中文教育服务能级,积极筹备中文教学平台;坚持推进与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的课程共建,力求将数学思维的培养前移至中学阶段。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立足本土的智慧融合。而这样的融合,离不开全球顶尖资源的深度协同。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王楚婷,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Luis Seco就与国内中学合作案例作主旨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作为加拿大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数学科学研究机构,去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心,该中心聚焦于数学研究、数学文化的传播,以及促进国际数学界的紧密合作。重庆八中成为了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心的K-12会员学校,这不仅标志着重庆八中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开创性地成为了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心自成立以来,国内首所加入的中学会员学校。
“课程改革 AI赋能”
全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教育共同体
国际教育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为下一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重庆正通过“课程改革”与“评价创新”,将全球胜任力融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全链条。
现场,来自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师生带来的panel分享和学生作品展示,同学们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彰显三创课程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据了解,重庆八中三创教育,将创新、创造和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可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实作品导向的学习过程、全球化的学习社区”,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三个维度推动传统教育范式创新与重塑。
在三创教育模式下,学校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应用,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通过参与如“重庆旅游白皮书”“城市交通优化建议”等真实项目,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锻炼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能在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交流中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
同时,重庆市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Dino Gisiano分享了“AI+教师:解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阐释AI项目制学习如何重塑课堂边界,通过AI支持教师个性化教育,带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从AI教育科技平台、AI课堂管理、AI评分系统等层面进行展示。
“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合作创新论坛”不仅是重庆国际教育成果的精彩亮相,更是重庆国际教育纵深发展的有力诠释。展望未来,重庆将矢志不渝地以国际教育为桥,让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闪耀全球,为重庆加速迈向国际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国际化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姚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