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截图:
新闻正文:
第1眼TV-华龙网讯(杨丽媛)金秋九月,丹桂馥郁。9月30日上午,重庆八中渝北校区迎来了一场思想与灵魂的深刻碰撞。作为“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回到家乡重庆,以《从战士到院士》为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启迪心智的专题讲座。重庆市科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渝北区教委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八中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现场。杨丽媛 摄
从野菜汤到国际院士 一段不平凡的奋斗之路
“一碗野菜汤,沉底几粒苞谷米,就是一家人的饭。”樊代明院士以亲身经历为主线,娓娓道来他从贫困山村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传奇历程。童年时代,他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家庭中,每日饮食仅是野菜汤和少量苞谷粒。为了学习,他曾怀揣母亲给的鸡蛋去换算盘,却因山路湿滑摔倒,鸡蛋尽碎。然而,正是这样的艰难环境,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
樊代明院士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专题讲座。杨丽媛 摄
“为抓住改变命运的第一个机会。”樊代明院士选择报名参军,从炊事员、卫生员,甚至在养猪、做饭等基层岗位上樊代明院士依然坚持自学医学知识,利用寄来的教材,在猪圈里自学医学;为攻克英语,他背字典“正背五十遍,倒背五十遍”,为日后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凭借不懈的自学与奋斗,樊代明院士先后考入大学、研究生,并在科研道路上持续突破。赴日进修期间,面对排斥与质疑,他在人源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学成之后,他毅然归国,将先进技术带回祖国,有力推动了中国医学的自主创新。
作为“整合医学”的倡导者,樊代明院士带领团队制定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目前已以16种语言推广至全球156个国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他组织开展了数千场巡讲,线上线下覆盖数亿人次,推动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
从传承到希望 一颗为民族而学的种子悄然萌发
“今天胜昨天,平凡亦非凡。”在报告中,樊代明院士不仅分享了科研成就,更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学,他认为,挫折是人生的机遇,鼓励学子们打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标准答案,要拥有“傲骨”而非“傲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杨丽媛 摄
“您在各类考试中多次取得第一,请问您有什么学习方法可以分享给我们呢?”在互动环节,八中学子踊跃提问,樊代明院士耐心解答,金句频出,现场掌声不断。“有书不如无书,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樊代明院士表示,你们现在学的知识,往往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世界是立体的,事物是多面的,一个答案,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所有可能性。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人书合一”,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活动尾声,八中师生向樊代明院士赠送了由美术教师潘月与学生胡兰心共同创作的琉璃镶嵌艺术作品及学校文创礼品,表达对樊代明院士的崇高敬意与节日祝福。
科学精神照亮青春之路,讲座落幕,掌声如潮。樊代明院士用一生诠释了“战士”二字的真谛,那是在逆境中不屈的斗志,是科研上攻坚的锐气,更是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演讲结束,许多八中学子眼含热泪,一颗“为民族而学”的种子,已在这片青春沃土中悄然萌发。
责任编辑: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