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艳老师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中获二等奖
2016年09月22日 发布人:发布人:办公室 撰稿人:撰稿:办公室 摄影:摄影:未知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于10月15-18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逾1500人参加了此次外语界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我校英语教师童艳通过初评、复评等层层筛选,最终获得了参加现场说课的资格,并拿到了为数很少的发言人资格。在此次课例评比中,童艳老师凭借较高的专业素养及自信的气场得到了现场专家评委的认可,最终获得二等奖第一名。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选拔严苛,多为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能有一席之位十分不易。此外,此次课例评比,共设一等奖三名,童艳老师总排名第四。特此祝贺!

(供稿人:姚瑶)

 

核心素养体系:目标与途径——参加学术年会有感

                                      撰稿人:童艳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外专委”)于10月15-18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从小学到大学,堪称外语界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有超过1500人参加了该次盛会。本次年会就如何通过外语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受外专委邀请,我参加了这次年会,倍感荣幸。在此,我将本次年会所学与大家分享,以期更多的老师可以从中受益,希望能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出微薄之力。

   级别最高:

     1、曾任国际测试学会主席,国际语言测试领域著名学者,墨尔本大学的Timothy McNamara教授从语言学习和测试的角度探讨了现行的功能型语言教学途径的缺陷。McNamara教授认为英语教育并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还应挖掘其更多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功能,如培养学生的品格,发展学生心智等更深层次的价值。

     2、新加坡Dr.Elizabeth Koh致力于教育改革,就学习环境之21世纪合作能力与我们进行了交流。

3、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John H.A.L. De Jong全球语言测试与评估学者,就英语语言学习,教学和教育测量评估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

4、国内国宝级学者王蔷、龚亚夫、程晓堂、付春敏、高洪德、黄丽燕、鲁子问、徐浩、许时升,郑文对“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目标与途径”进行了高端论坛。他们或是教材编写人,或是课程标准制定和修订组的专家。

      内容最全:

此次年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做主旨报告,并且开设了九个专题研讨,内容涉及:教师教育于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设计;名师工作坊成果分享;课例研讨;课程与教学创新;测试与评估;外语教育中的学习动机和课堂教学设计;新媒体与外语教学;校本课程。就各个专题,此次年会分别邀请了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各专题会场的主发言人,同时,各会场还邀请了数十位历时半年之久经严苛程序层层选拔出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一线教师作为分会场发言人。我荣幸地受邀作为“课例研讨”会场的第一位发言人。

我的收获与成长:

参会者:国家级的“学术年会”对于我们一线老师特别西南地区的中小学英语老师来说是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大多数情况,因为有些畏惧,一般我们都不选择参与,所以年会上更多见的是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广东等地区来的老师。他们学术研讨氛围浓,学术水平高,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许多教委的领导、教研室的负责人,省市的教研员,大学教授都热情高涨,穿梭于各会场,为了抢占好的位置,午饭都不可以吃好,甚至有时只有站着或是坐在地上听,也要把专家们的发言记下来,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但凡可以用上的工具都用上了。就是坐在从会场回酒店的公交车上,讨论的也是外语教学的相关问题,我被震撼了。

我的反思

关键词1:勇气

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我,虽然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如果想在专业发展上往前走一大步,像这样顶级的学术年会,一定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压力?哪里都会有压力。不在压力下沉默就定要在压力下爆发。“勇气和毅力”是决定的关键。经一番思考,我最终选择要试一试,哪怕得到的是著名学者的一片批评声,我也想要试试,实为“勇气”。在研究的路上,其实如果能听到他们的建议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有了这样的勇气,于是我开始了认真的准备工作。

7月份刚一放暑假,我就从年会的专题内容中,筛选出了可以操作的“课堂教学设计”专题,打算从与一线教学最紧密相连的“研讨课例”做起。翻阅了大量的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做了认真的读书笔记,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课例设计的初稿并于7月底递交北京全国外语专委会,外专委请了全国知名专家、课标修订组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帮我们审稿。8月份我在焦急等待中渡过,也许就石沉大海了,也许?9月初,我收到了初评通过的邮件,并且还被评为“优秀教学课例”,外专委给我发来了“邀请函”,请我参加年会,最鼓舞我的是我还获得了复评的资格,如果通过复评,我可以在年会上发言,向全国的骨干教师、教科研人员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复评准备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要完成视频课和课堂教学设计文稿、说课稿,任务真的很重。本也想过,得了“优秀教学设计”就行了,放弃了吧,可是在我向郝校长、苏校长和教务处周主任汇报过后,他们都鼓励我继续,让我参加复评。于是在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我熬夜、牺牲周末修改课例文稿和说课稿、因为要求四机位的录像质量,我还要联系录像师,累!真得很累!幸好中间有国庆假期喘息,我终于在国庆期间完成了最后的录制及修改工作。然后又是等待!上交的复评材料,其间快递出了状况,经一再催促,才终于在最终截止时间送到了专家的手里。等待!也许无果,也许我可以有机会,这一次我已经比当初递交初稿有了些许的信心。苍天果不负有心人,我的复评也通过了,并受邀到现场说课,我终于拿到了为数很少的发言人资格。

 

关键词2:磨砺+自信

对于学术年会,中小学老师要想有一席之位是多么的不容易,况且大会选拔相当严苛!当我得到邀请函,能到现场作为“发言人”,那一刻,内心满满的都是喜悦。此刻,我清楚地知道,我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我在八中的网站上下载了八中标志,我想着我一定要为八中增光,展示八中人最“美”的一面,我要让发达地区的人也了解我们内地的外语教育,至少在我们重庆八中是做得非常好的,我们的各项教师培养,各项改革措施,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10月15-18日,我如期参加了第19次学术年会,而我被定为“课例研讨”的第一个发言人,本以为自己会紧张,而且应该很紧张才是,可是我竟然没有。25分钟的发言(知名专家们的发言时间给的是一个小时),我自信、有范地完成了。点评的专家给了我很高的评价,特别表扬我研读了大量教学研究书籍,我的理论素养高,且对外语教学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听众后来和我交流,还说我很有气场呢!说课中,我介绍了我的学校,我的教学观点,我的教学思考,我在反思中教学,在实践中进步。最终我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评比二等奖第一名(备注:一等奖仅有3个,其中两个颁给了合肥师范学院的老师,一个颁给了湖南师大附中的老师),我总排名第四。当初我本想是听专家批评的,没想到却是肯定与表扬。

经此事,我深知:自信的秘诀之一就是不惧怕失败,在不断地跌倒和爬起间,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当你将热忱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断地努力与突破,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诚然,上一刻的成功已经变成回忆,等待你的只会是此时此刻的超越,以及下一刻的成功!

 

学术年会上的理论分享

理论分享1:北师大外文学院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师关注教依然多于关注学;2、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3、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4、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导致思维培养缺失;5、缺乏针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6、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为贴标签;7、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导致学科价值的错位。

因此,现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如何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科活动观:用活动将“主题-语篇-语言(思维)文化-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整合。

如何改变教学方式?1、创设丰富语境,设计以探究意义为目的得教学活动;2、整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外语学习能力;3、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1、设计主题引领下的内容教学;2、力求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3、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重要前提。

综述:教育要回归原点,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育人为先;教育不是要控制、管束、纠正,而是要点燃、激励、唤醒。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一切从教师改变开始。

 

理论分享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龚亚夫:《从“生存”到“成长”:改变参照的框架》

1、21世纪技能:多元目标英语课程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意识);思维认知目标(积极的心理品质,多层次思维能力,有效的学习方法);语言交流目标(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策略)

2、理念的转变:从“英本主义”到“世界主义”,从“目的语文化教学”到“文化素养培养”,Haliday认为文化是变化的,文化是流动的,文化的边界是模糊的,过分强调区别易造成偏见,某种现象在同一种文化中也可见到。

3、改革方向: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4、什么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就是: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道德修养、情感态度、文化品味、知识视野、审美情趣、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青少年是行为习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文化素养”是英语教育的价值之一。所谓的良好品格与美德种类包括智慧与知识、胆识与勇气、仁义与博爱、公平与正义、谦让与自律以及超凡与脱俗。

5、国际文凭培养目标:探究者、有学识的人、思考者、关心他人的人、敢于冒险的人、均衡发展的人、善于反思者。

6、培养思辨能力的6种策略:贵有自知之明,学会敏锐观察,准确选择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形成正确判断,善于说服他人。

7、什么是外语(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外语(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言教学绝不是接受现实的世界,而应该产生解放个体的效果,语言教学是政治活动作为社会变革的第二语言学习。

8、未来学校的变革:超越班级屏障,参与活动。学生投身于具有学习价值的探究活动,为自己的事情作出选择。脉络化、情境化的学习。明确活动的目的,在行为中思考,反复参与尝试。研究者或是教师实际地体验想象的世界,并且展开应答性评价。授课计划灵活应变。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从根本上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

 

理论分享3: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鲁子问《Thinking maps》教学实践设计

1、为什么英语教学需要Thinking maps?英语课程要求我们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英语教育也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本身也是思维的工具,发展思维能力是语言课程的基本任务。中小学生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关键时期,适合广泛开展思维活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自身优势,但英语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建构新的思维优势。

2、如何设计Thinking maps?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发现其多种思维特性。分析学生思维现状。同一教学内容,有多种思维特性,所以可以有多种Thinking maps,要基于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的教学内容思维特性设计。设计思维图,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反馈,进行调整修改,用于以后教学。

3、如何用已有Thinking maps进行教学?对于基于课文的Thinking maps,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逐步建构,在课文理解过程中完成Thinking maps,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联系。基于语言的设计,主要用于语言巩固、复习、强化等。可在语言巩固、复习、强化过程中,逐步建构,然后开展训练。

基于经验的设计,则先复习语言,然后激活学生相关经验,再开展训练。

上一篇: 童艳老师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中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