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优质课大赛成果宣讲之化学故事宣讲会于2015年12月21日在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大礼堂隆重举行,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化学教研员钱胜、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校长郝永林出席了本次活动,宏帆中学初三全体化学老师和同学们观看了这次故事会演出。
会前,钱胜老师做了发言,希望能将我们的优秀成果展示给同学们,希望各位同学能够从化学家的点滴小事中认识到化学的美好、化学的精彩、化学成果的来之不易。
第一位出场的是重庆一中化学老师彭天兰,她的故事题目是《no"zuo",no life》。她从拉瓦锡、鲍林、诺贝尔等几位著名化学家如何从纨绔子弟变成“高、富、帅”故事入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No zuo,no life,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第二位出场的是重庆南开中学教师肖立平,他讲述的故事是与死亡博弈。肖老师穿越到上世纪,自己变成主人公莫瓦桑,讲述自己尽管差点因为实验丧失了自己的性命,但是仍然不想半途而废,继续在病痛的折磨中提炼“死亡元素”氟元素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生命诚可贵,梦想价更高。
第三位出场的是重庆巴蜀中学教师王燕,她讲述的是《崛起于荒原的中华民族化工之父》。范旭东在大家都不认为他能够打破西方对纯碱(化学式:Na2CO3)的垄断的背景下,潜下心去研究,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潜心研究,努力专研,最终制得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纯碱。在范旭东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多年的辛苦、艰辛,换来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纯碱,也换来了大家头上的白发,大家内心是得到安慰的。为自己进步的人群,应当是永生的。”
第四位出场的是永川中学教师袁小凤,她的故事题目是《中国化学的脊梁—侯德榜》。1921年,侯德榜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决然的回到国内,振兴中国的化学工业建设,投入到纯碱的制取工业中,成为了范旭东的左膀右臂,在制碱的过程中,为了掌握石灰窑的生产情况,他屡次坐着吊篮,下到灼热的窑里检查窑体内耐火砖的松动、结瘤和磨损情况;为了摸清水沟堵塞的原因,他钻进污秽不堪的下水道去观察检查;为了排除煅烧炉结疤的故障,他拿起大铁棒,往煅烧炉里使劲捅,累得两眼直冒金星,晕倒在地……
第五位出场的是重庆市实验中学教师彭雪,她讲述的是西南大学教授章竹君老师的故事,题目是《竹有亮节,君存高风》。张竹君老师,长期从事分析科学的教育和教研工作,教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研究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耄耋之年仍然坚持给学生们上基础课,事不分大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生事业。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重庆八中教师王鹤,他和学生们分享的是格式试剂发明者格林尼亚的故事,他的题目是《格式试剂的故事》。格林尼亚这位纨绔子弟,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想得到什么都可以得到,结果在一场舞会上被嘲笑的体无完肤,在不断的自我挣扎中,终于顿悟,开启了他的新的征程,跟随有机化学家巴比埃一起研究,最终发明了格式试剂,名垂千古。
活动的最后,本次的宣讲老师被聘为了宣讲团的宣讲师,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轮流到各个学校,将化学的美、化学的魅力带给各位老师和同学!至此,本次化学故事会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人:曾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