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组深入开展“深度教学,深层学习”教研活动
2018年03月30日 发布人:重庆八中 撰稿人:重庆八中 摄影:重庆八中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为推进八中“课程深化改革、教师深度教学、学生深层学习”的教研活动正在美丽的宏帆校区如火如荼的进行。初中地理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3月28日上午开展了“以学生身边的现象(经验)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初中地理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教研活动得到了学校高度重视,校长助理唐晓娥老师亲临课堂听课参与本次教研活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分为“教师常态课展示”、“常态课的评课议课”两大板块。首先是由初二年级夏吉芬老师为全体老师和学生展示了一堂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的公开课。在课堂上,夏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整堂课充满了地理的味道。接下来,初一年级曹率果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世界地理(日本)的公开课。曹老师结合初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熟悉的日本动漫作为导入,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兴趣顿生。公开课结束后,组内老师在五楼小会议室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

盖彦华老师提出,本次确定主题来源于初中地理学科特色,即“生活化教学”,从教育学原理出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途径1、新知识来源于已有知识的延伸。2、新旧知识相互冲突矛盾。而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堂正好将两点体现的很好,夏老师从西北“干旱”提出为何西北农业发达引发学生新旧知识冲突;曹老师从日本动漫入手整合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盖老师接着提出:初中地理教学的“四重”观点。即“重课标解读、重方法研究、重学科整合、重学以致用”。活动期间盖老师还特别提到了“现象化教学”、“VR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等热门话题,以及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问题。夏吉芬老师着重与大家分享了初中地理教学“理趣与兴趣的选择与协调”,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王舟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以来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历程和对初中地理课堂的认识。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地理课应该具备“不失兴趣、不失深度、不失思维模式的培养”这三个标准。同时,他还提出了通过“诗词导入”、“地理与历史的结合”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想法。参与活动的其他老师也都提出了自己对“深度教学,深层学习”的理解和想法。最后,盖老师做总结发言,希望今后地理课堂能更好的结合“兴趣”和“理趣”。

本次教研活动紧凑高效,不仅提高了大家对常态课的备课、教课、评课等方面的认识,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与方法的平台,大家都感到收获很多,并一致决定今后还会经常组织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供稿人:曹率果

 

 



 

上一篇:推敲之美——关注表达习惯,提升语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