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重庆八中初中地理教研活动简报第(十)期
2019年12月5日 发布人:办公室 撰稿人:冯茂秋 摄影:重庆八中

“教师展风采,讲台磋教艺”。冬天如约而至,新教师工作坊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为良好落实学校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思维”的课堂要求,本周初中地理教研组教研活动在重庆八中宏帆中学举行,由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李飒老师进行“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课程展示。

图片6.png

李飒老师以等高线地形图知识为线索揭开了课堂序幕,以颜色为切入点,从等高线地形图的颜色单一,引导学生理解用不同颜色来对地形图进行着色的地理意义,由此展开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讲解。

课堂中,李老师以世界地形图为例,对陆地和海洋的不同地形类型所着的不同颜色进行了分别讲述。其中,通过视觉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高度所用颜色深浅不一,以不同颜色引出不同的地形类型。在陆地类型的教授过程中,李老师讲解细致入微,对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进行逐一讲解,从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到海拔高度的范围,从知识学习到迁移运用,李老师运用中国地势图,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充分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地形图中对五大地形类型的识别更清晰更准确。

紧接着,李老师采用别出心裁的教具—橡皮泥制作的山体模型进行剖面图形成过程的讲解。通过模型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感知地形剖面图的产生,同时,学生在按照具体步骤动手绘制地形剖面图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明白如何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最后,李老师让学生对比讨论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优缺点,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也进一步为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巩固和升华。 

课程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在盖彦华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集中评课。在评课环节中,大家一致认为,李老师本节课严格按照课课程标准进行设计,重点突出,讲解深入细致,围绕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意义、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和地形剖面图展开,新颖的教具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从教具设计和课堂活动的组织都为新教师进行了较好的示范,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地形类型的识图能力。但这节课也存在着部分问题,比如对学生地形类型的识别中应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地形图,为学生搭建世界地理知识框架作铺垫;在课堂导入方面可以采取更加直观具体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承转仍需要进行仔细打磨。此外,部分教师也指出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进行深入挖掘,以体现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色。

图片7.png

与此同时,盖彦华组长在评课的基础上给新教师提出了成长建议,为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专业化成长,更要在备课环节中注重课程标准,在课标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特色,不断总结和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

本次教研活动很好的体现了重庆八中初中地理教研团队的“寓教于乐,寓教于研”的学习专研精神,在探索中学地理优质课的道路上,重庆八中初中地理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如既往的奋斗着、努力着、收获着!

上一篇:重庆八中宏帆初级中学“宪法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