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报道《学生两周读一本名著 家长每学期也要读一本书——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初二推行“重拾书本”项目,你认为如何》
2016年09月21日 发布人:发布人:程菊 撰稿人:撰稿: 摄影:摄影:
 

学校推行“重拾阅读”习惯 学生与家长一起读书

2012-10-23 18:15:32 重庆晨网 记者:刘冰鑫 摄影:

(重庆晨网记者 刘冰鑫 10月23日17:59报道)23日上午第三节下课后,一向好动的徐睿林痴迷地坐在教室第二排最右边的座位上,一本略带褶皱的《帆的孤独啊》在他手指尖来回翻动。下一节课,便是他由怨转爱的阅读讲评课。

     读书让我学会了思考

    徐睿林今年13岁,是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初二(1)班的学生。与时下正值青春期的部分男孩一样,徐睿林爱笑爱闹,静不下来。

    未上初中前,徐睿林最喜欢的书籍是《一千零一夜》、《吹牛大王历险记》,至于感兴趣的作家,他摇摇头,说不上来。

    23日天上午10点45分,徐睿林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阅读课。“昨晚阅读《帆的孤独啊》时,老师留下了眼泪,不知同学们有为《帆的孤独啊》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留泪吗?”“我为主人公亚瑟乘风破浪时的勇敢而落泪。”在众人争先表达自己的感动时,徐睿林如是说。

    或许在一年前,徐睿林很难想到自己会因为课外书籍中的某个人物而落泪。那时,当从老师口中得知日后不仅要上语文教材课,还要阅读多本文学名著时,他曾多次向好伙伴抱怨,“好麻烦,上课做作业已经够烦了,还要看文学名著,哪儿来这么多时间。”

    然而现在,每逢有人问起徐睿林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他总能脱口而出,“沈石溪的《狼王梦》很生动,个人进行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也不错。”

    徐睿林对阅读兴趣的转变并不为奇。23日,环顾四周,初二(1)的59名同学都人手一本《帆的孤独啊》。其实,早在前两周,宏帆中学初二年级的2000多名学生皆深入阅读了这本麦克?莫波格的《帆的孤独啊》。

    每两周阅读一本中外文学名著

    2011年9月,初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亚岚提出推行“重拾书本”项目。经与学校相关负责领导、年级语文老师多次商讨后,在初2014级率先制定如下要求:年级语文教研组每两个星期推荐一本课外文学名著,班级进行集体阅读;每周从语文课中安排两节文学名著阅读课,一节老师对名著讲评,一节学生自行阅读。

    为增强家庭读书氛围,学校也实施了亲子阅读方案。其要求,在年级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学校将为家长推荐一本必读书目,之后,家长将以读后感的方式进行反馈。去年上学期,家长的阅读书目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下学期的推荐书目为《宽容的智慧》。

    讲评老师乐在其中

    既然每周要进行一次课外文学名著的讲评,语文老师必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深入阅读完推荐书目,并准备教案。

    不少人看来,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够繁琐,还另外要求每两周讲解一本200多页的文学名著,难度可想而知。但语文老师们似乎并不这样认为。

    “之所以静不下来读书,是因为老师的心忙,只要权衡好教学与读书,完全不会认为这是多余的负担。”初二(6)班的语文老师尹胜说,只要端正好心态,在和学生共同充实自我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重拾书本使家长沉淀

    徐睿林的爸爸徐前生从事工程装修行业,事实上,从前,每天与水泥钢筋打交道的他和儿子一样,对阅读没啥兴趣。

    去年以来,随着徐睿林口中蹦出越来越多的作家名字,徐前生留意到儿子的变化。一次开车送儿子上学,徐睿林突然说,“感觉以前的12年都浪费了,现在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当时,这句话也着实把徐前生吓了一跳。此后,为了跟紧儿子前进的脚步,每次徐睿林周末带书回家,徐前生定会抽时间翻上一遍。

   “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阅读中外文学书籍是对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长远培养。”田若愚的母亲,王奇丽认为,“重拾书本”项目值得尊重,更值得推广,体现了教师对于孩子成长教育的关注。王奇丽说,自己尤为珍惜学校每学期为家长推荐的书本,每次自己都会细致地读完,让自己沉淀。

 

新闻原文地址:http://www.cqcb.com/cbnews/gusty/2012-10-23/1808198.html

 

以下图片为《重庆晨报》2012年10月28日第03版截图照和部分细节照片:

 


上一篇: 宏帆初二—2013教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