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集锦
我校5名教师斩获重庆市第一届中学化学教学双语微课比赛一等奖
2022年05月27日 发布人:教科室 撰稿人:谢苏菲

春末夏初,榴花如火,五月的阳光照亮校园,在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里,我校化学组又传来了喜讯。

在刚刚结束的重庆市第一届中学化学教学双语微课比赛中,我校化学组的陈前龙、王伟、付辉、黄玮、谢苏菲五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刘浩老师荣获二等奖。本次大赛共有200余名参赛选手,均为本市优秀的大学生和一线教师。其中我校化学组青年教师踊跃报名,敢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用英语展示化学微课堂,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0_调整大小.jpg

陈前龙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神奇的“葡萄汁”》(The Magical Grape Juice)。陈老师以神奇的“葡萄汁”为题,在课堂开始时用实验展示将“葡萄汁”分别变为“白开水”“奶昔”“牛奶”“汽水”“变色鸡尾酒”,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引出本微课的主要内容:高锰酸钾的性质。之后通过揭秘实验真相介绍围绕高锰酸钾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旨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神奇的化学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也鼓励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造。

陈前龙2_调整大小.jpg

陈前龙1_调整大小.jpg

王伟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王老师从甲烷的分子结构入手,引出sp3杂化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sp3杂化的空间构型,用气球模型模拟原子轨道。在此基础上,分析讲解乙烯的sp2杂化过程和双键的形成。最后,提出思考问题:乙炔的成键方式和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本节课生动形象,将抽象的原子结构理论讲述得浅显易懂。

王伟1_调整大小.png

王伟2_调整大小.png

付辉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Addition of Bromine and Ethene)。石油提取物为化工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烯烃资源,乙烯是最简单的一种烯烃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众多用途源于双键独特的结构。双键是一种不饱和键,因此烯烃最简单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本节课着重介绍乙烯的加成反应,选择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并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出烯烃与非极性分子加成的一般规律。

付辉1_调整大小.png

付辉2_调整大小.png

黄玮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醇类的脱水反应》(Dehydration of Alcohols)。黄老师从教材出发,以1-丁醇的脱水反应引出了本课主题,通过回顾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将醇的脱水反应与消去反应联系起来,明确脱水反应的特点。此外,黄老师还介绍了实验室中进行乙醇脱水反应的装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设计活动:分析2-丁醇的脱水反应产物,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充分调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黄玮1_调整大小.jpg

黄玮2_调整大小.jpg

谢苏菲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溶度积常数》(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谢老师以钡餐为例,旨在通过溶度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硫酸钡是否会溶解,服用钡餐是否引起中毒”这两个问题。利用数字化实验和微观过程图解释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类比学习溶度积常数KSP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通过KSP定量计算证实硫酸钡溶解太少,服用钡餐并不会引起中毒的结论。这节课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强调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谢苏菲1_调整大小.jpg

谢苏菲2_调整大小.jpg

刘浩老师设计的微课题目是《氧化数》(Oxidation Numbers)。刘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介绍了氧化数的概念、规则及规则的应用,通过化合物举例讲解了氧化数的6个规则:(1)元素单质的原子氧化数为0,(2)部分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有固定氧化数,(3)简单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电荷数,(4)化合物中原子氧化数代数和为0,(5)离子团中原子的氧化数之和等于离子电荷数,(6)化合物或离子中电负性更大的元素显负氧化数。层层递进,条理清晰地将氧化数的规则阐述清楚,使学生理解更加透彻。

刘浩1_调整大小.jpg

刘浩2_调整大小.jpg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以这次比赛为契机,几位青年教师不仅充分展现了自己优秀的教学能力、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充满魅力的个人风采,同时磨练了自己的运用英语的技能,利用双语教学适应时代和教育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好的课堂必须经过不断打磨,正是有了化学组团队的智慧,才能使个人发挥出最大的化学作用,创造出辉煌的业绩。重庆八中化学组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时俱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上一篇:重庆八中排球特色课程基地排球特色大课间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