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重庆八中渝北校区开展了“修养与教养”朝会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由高2026级8班的耿文浩、朱芝欣2位同学主持。
主持人:耿文浩、朱芝欣
升旗仪式结束后,由高2026级8班的裴尉名同学以《身边的修养》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的演讲。裴尉名同学从课下对老师的一声问候、教学楼里的轻声漫步等细节切入,引发同学们对“修养何在”的思考。他讲到,新时代中学生的修养修炼需从三方面着力:以“礼”为镜,照见内心的尊重:礼貌问候、轻声交流、有序排队等“小事”,实则是内心对他人、对规则的敬畏;以“学”为基,培育精神的高度:课堂专注、课后反思、广泛阅读,用知识涵养品格,让精神世界丰盈而厚重;以“善”为舟,抵达生命的广度:随手捡拾垃圾、主动帮扶同学、参与志愿活动,以微小善举传递温暖,拓宽生命的维度。
演讲学生:裴尉名
随后,由高2026级8班王悦老师以《教养与修养》为主题。开篇王老师以自身经历展开,讲述自己因近视忽略课下互动,被学生起外号后深刻反思的故事。她借此阐释我校“合格公民、优雅学子、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随后,王老师结合校园生活场景,详细解读“修养”与“教养”的辩证关系:
修养是内在的精神底色,包含道德观念、文化素养与自我反思;教养是外在的行为刻度,体现在社交礼仪、文明习惯与责任意识。她特别强调“场景化文明”的重要性:教学区是专注学习的静土,需禁止饮食、喧哗,保持专注与宁静;生活区允许适度放松,但需守护卫生底线;公共区是“共享责任空间”,禁止丢垃圾、破坏设施,以行动守护共同的校园;校外场合则是“移动的学校名片”,就餐轻声细语、垃圾随手带走,举手投足皆彰显八中学子风采。“修养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习惯成自然的选择。”王老师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
演讲老师:王悦
最后,由团学联纪检部张可同学以“校园内规范校服”为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校服是身份的象征,红领巾是责任的标志,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规范穿戴校服与红领巾,让整洁的仪容成为八中校园最美的风景。
团学联纪检部:张可
颁发流动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