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桥,育全球胜任力之才——马燕生公参到访重庆八中
2025年09月25日 发布人:国际部 撰稿人:屠杨洁

9月21日至22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前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马燕生先生应邀到访重庆八中,围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为师生带来系列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重庆八中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主办,渝北区多所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成员及八中教育集团各校区师生共同参与,反响热烈。



马燕生公参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国际关系理论硕士,拥有超过40年的教育外交与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目前,马公参担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少年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



在渝北区教委的指导下,重庆八中作为牵头学校之一,于2025年正式设立“重庆八中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该工作室旨在通过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地与创新,打造具有八中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品牌。



本次来访,马燕生公参分别在重庆八中渝北校区和宏帆校区为学生们带来题为《全球治理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渝北校区讲座开场由重庆八中付英副校长致欢迎辞。付校长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定位自身价值,以中国青年的智慧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宏帆校区讲座开场由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校曹友成副校长致欢迎辞。曹副校长在致辞中殷切寄语:高中正是树立视野、涵养格局的关键时期,希望未来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听到宏帆学子的声音。



马公参结合自身丰富的外交与国际组织工作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以及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马公参结合联合国“4+5”核心素质框架,强调全球胜任力人才须“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世界胸怀”,并现场解析“专业复合+多语熟练+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模型,鼓励同学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国际责任感,努力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未来如何参与全球事务、提升国际竞争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9月22日下午,重庆八中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教师培训讲座在渝北校区5022会议室举行。活动由国际部主任周荧主持,渝北区教委代表、区内多所学校教师及工作室成员共计40余人参加。


马燕生公参围绕《国际理解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主题,从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特色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系统解读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点内容,并提醒教师“国际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可通过学科渗透、项目式学习、跨文化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相互理解与尊重、全球公民意识、跨文化交流、解决现实问题、文化传承与创新”五大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应成为学生全球视野拓展的引导者,推动课堂与世界的连接。讲座后,参会成员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马公参进行了深入交流。付英副校长作总结致辞,鼓励教师们以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渝北落地生根。


上一篇:以科技之炬,燃未来之梦——重庆八中渝北校区第四周朝会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