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重庆市潼南中学校教育共同体启动仪式暨高2026届一轮复习指导会”在重庆市潼南中学校举行。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榆,潼南中学党委书记侯君辅,重庆八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梅家烨等领导及重庆八中学科指导教师、潼南区各高中教师共计约120人参会。
启动仪式现场
本次活动旨在落实重庆八中与潼南中学“教共体”建设项目服务协议,发挥重庆八中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助力潼南中学精准把握2026届高考命题趋势,强化高三一轮复习科学性与针对性,帮助该校高三教师优化复习策略、完善计划,提升复习质量与学生备考效率。
潼南中学党委书记侯君辅致辞
潼南中学党委书记侯君辅为大会致辞,首先向梅家烨校长、重庆八中以及各兄弟学校致以诚挚感谢,回顾了与重庆八中合作的重要历程,感谢其长期以来的指导与支持,同时感谢潼南区教委对学校发展的关怀与保障。侯书记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解读,阐述潼南中学办学理念,强调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并通报了2025年高考的优异成绩。他表示,本次指导会既为备考工作赋能,也是深化合作、优化育人方式的新起点,希望全体教师珍惜机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复习水平,推动全区教学质量提升。
颁发名誉校长聘书
为持续深化与重庆八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发展,会上,潼南中学为梅家烨校长颁发名誉校长证书。
重庆八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梅家烨发言
随后梅校长发表讲话,衷心感谢潼南区、潼南中学及重庆八中的信任,回顾了重庆八中与潼南区自2019年以来的深度合作历程及取得的成果,表示“教共体”的核心在于“共研、共建、共享、共进”,旨在打破壁垒,汇聚智慧。他强调,名誉校长一职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是连接两校情谊、推动“基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桥梁,并承诺将扮演好“联络员”、“服务员”和“助推器” 的角色,全力促进两校共同发展,具体包括三大职责:一是当好桥梁纽带,促进两校在管理、课程、教学、师生发展等各层面的深度交流与常态化协作;二是聚焦内涵发展,无私分享八中经验,同时以学习者姿态了解潼南需求,共同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路径;三是服务师生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激发办学活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
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榆讲话
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榆讲话,指出本次教共体启动仪式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强调特聘梅家烨校长为名誉校长,标志着两校合作迈上新台阶,为潼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能。陈书记特别介绍了区域发展与教育概况,分享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取得的成就,包括高等教育“零突破”、各学段入学率巩固提升、高考成绩连续增长等。此外,陈书记重点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举措: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贯通培养体系;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三是建强师资队伍,筑牢人才根基;四是促进产教融合,拓展成长空间。她期望大家珍惜机会,虚心学习,将先进经验内化为提升教学和育人的动力,并承诺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扩大优质资源,完善协同机制,为“教共体”发展和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更强支撑。
学科分论坛
会后,梅家烨校长及重庆八中16名学科老师分别参与潼南中学校级干部指导工作会及九大学科高三一轮复习研讨指导,进行关于备考策略、命题解析等方面的专题分享,为潼南区教师提供科学备考思路与实操路径。
九大学科示范课&讲座信息表
启动仪式与一轮复习指导的圆满结束,不仅为潼南中学的高三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更通过学科分论坛的精准指导,将优质的备考资源直接输送至教学一线。这坚实的一步,充分彰显了“教共体”机制的活力与价值,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