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重庆八中科学城中学2025-2026学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生”为主题,由学校教科室与教务处联合主办,赛事覆盖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生物、体育等文理学科,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淬炼教学技艺、碰撞教育智慧的舞台,深化跨年级学科联合教研,汇聚育人合力。
课堂千景:在真实情境中唤醒深度学习
告别枯燥的知识灌输,十位青年教师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将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的旅程。他们以学科为笔,以课堂为卷,巧妙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知识与应用、现实与历史、思维与情感的交汇处深度思考。
历史教师杨宇洁引导学生穿越至西晋,从权力运作、民族迁徙与平民生存等多维侧面,洞察制度与现实的张力,理解中华文明在交融中的永生力量。
历史教师杨宇洁教学现场
体育教师龙鹏展则将耐久跑教学融入“小小快递员”的趣味情景,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掌握技能、锤炼品格。
体育教师龙鹏展教学现场
政治教师田小艳以家乡的乡村振兴为镜,引导学生对比今昔,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新时代的内涵。
政治教师田小艳教学现场
语文教师施妍冰带领学生品读《昆明的雨》,围绕“读雨—品雨—忆雨”展开教学。在平淡文字中寻觅生活诗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诗意,并鼓励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悟,实现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双向抵达。
语文教师施妍冰教学现场
生物教师冉旻婧围绕“人体废物排出”主题,以医学情境导入,教学遵循“宏观-微观”路径探究泌尿系统的奥秘,通过数据比较、模型演示与科学史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滤过与重吸收原理,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注重科学思维训练,通过递进问题链推动学生基于证据完成推理。最终回归医学应用场景,体现知识迁移价值,培养生命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教师冉旻婧教学现场
地理教师晏诗杰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奇特景观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晏诗杰老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洋流图,自主发现其与全球风带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归纳太平洋的洋流分布规律。整个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探究地理规律的能力。
地理教师晏诗杰教学现场
英语教师代汶鑫与包家余则分别引领学生进行跨文化对话与旅行日记写作,在比较与实践中搭建语言能力与文化理解的支架。
英语教师代汶鑫教学现场
英语教师包家余教学现场
数学教师黄晓钦与田乙淋,或通过类比椭圆搭建双曲线的逻辑桥梁,或从通讯套餐选择切入,让一次函数成为生活决策的实用工具,彰显数学的思维价值与应用魅力。
数学教师黄晓钦教学现场
数学教师田乙淋教学现场
成长回响:看见“教”与“学”的双向奔赴
赛课现场,最动人的风景是学生的真实获得。他们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探究、深度思考;在小组协作中互学共进、观点激荡。眼中闪烁思考的光芒,手中记录探索的轨迹,言语间传递发现的喜悦。一堂课的价值,在此刻被重新定义——它不只在于教师的精彩讲授,更在于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共处,在探究中形成素养,在表达中建构意义。

学生探讨、答题
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实践。它生动诠释了重庆八中科学城中学对教育过程的回归与对学习本质的追寻。以课堂见教育,以教学见未来,重庆八中科学城中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征程上,正迈出坚实而创新的步伐。
英语教师代汶鑫与学生互动